設計師的路//基本設計(一)第一堂課
¶設計師的路//基本設計(一)第一堂課
原文連結: https://darkblack01.blogspot.com/2011/09/blog-post_19.html
移植時的最後更新日期: 2012-01-29T15:59:07.294+08:00
基本設計(一) 第一堂課上課心得
2011/09/18
聲明:這是自己對於上課的隨筆記事,並沒有任何意義,請不要當作選課或上課參考依據。
在設計中,自己很重要
你們已經有基礎(過去一切的經驗和喜好)
差別在於
專業、不專業
「專業」定義:用一套標準看待東西,沒有價值偏差或混亂。
Q1:設計的基本是什麼?
溝通能力。
Q2:設計是主觀的?還是客觀的?
客觀
設計課,沒有標準答案,你們講的都對。
大一的課程要透過簡單的習作,和自己的對話
(10分鐘休息)
3分鐘/人,自我介紹
內容不限
左營高中、義守大學、當兵、第一科大研究所,目前在台南仁德工作。
(印象中,好像有人驚訝的表情)
求學過程,就是追著設計的過程。
一開始,在國中之前,以為設計就是畫畫而已。
到高中,美術課和漫研社讓我學到了很多紮實的技術,素描、水彩、國畫、刻印和漫畫。
到了大學,因為爸爸說「專長和興趣是可以分開的」他說服我了,唸電子工程。
唸電子工程的過程,學長說「學弟,電子就是愈唸前知道自己在唸什麼」
(老師問「也說服你了」,我說「對!也說服我了,而且真的是這麼回事」。)
偷偷的在社團找學設計的管道,進社服社學了海報設計,當時以為設計就是設計流程而已。
到了研究所,學了IC設計,用程式語言,設計電路。
透過職涯探索,找到了自己心中認為最有價值的核心「透過溝通,滿足別人,自己會很快樂。」
而設計邊境的課程說「設計的核心就是溝通」
確定自己真的是喜歡設計。
在逛IKEA的時候,逛傢俱,可以逛很久,並且著重於和傢俱互動的細節,表現的方式,和平衡美與功能性,確定自己喜歡工業設計。
PS.工業設計是島山明畢業的科系。
在過去是完成父母對我的期待,而現在,我要完成自己對自己的期待。
其實忘了說…為什麼是成大的工業設計。
(我追逐設計的過程)
偷偷的瞄到老師在我講IKEA時,做了記號。
(結束之後)
(老師自我介紹)
XXX(馬賽克,為避免老師的課品質受影響,保持讓第一次上課的學生可以受到一點衝擊),成大工設75級(畢業)
(離我二十年整)
上課時間:6小時/次
13:00~19:00
(簡單的介紹自己工設畢業之後的經歷)
去參加高雄科工館的展覽設計
去德國五年
1996年回台
目前自己開設計公司約十年
去年開始接一年級的課
今天是第二年
(哇呼!這不正好是我來台南的時間嗎?)
設計有自己的價值、喜好,但有一些盲點。
原則:每兩週交一次作業
九件到十件的作品
下週六上午8:00~12:00
下午四點的飛機,來得及上課
第一個作業
不!先熱身一下!
1.想自己的名字,有什麼期許、特徵
2.最有感覺的筆觸寫下來,說說它的故事(典故)
名字,你有你的個性、想法,卻抓不到
你了解自己多少?不!你什麼都不了解!
從寫名字到貼上去過程,能講的都講,介紹它。
自己的見解:
聖(名詞):理想
凱(動詞):分享
寫了它原本應該有的樣子,原始第一次認識它的排列方式(橫式)
(最後)
兩件事提醒
1.打開任何感官
任何事物一定給你感受(例如:名字的背後父母給予的期待和想法)
2.呈現的東西放大
plantation的重點,整體的呈現
主客觀轉換:被人看見,遠距離的角度看自己的作品
作業題目:我
尺寸:60cm×60cm
素材、說故事
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
1.你要表達什麼
2.你表達的是否別人懂
由筆記本中3~5種構想,挑一種(先淘汰自己的想法)
用自己的美學風格,一直到有一種踏實的感覺
抓一個元素仔細想
幾後想到的補充:
你現在是大學生了,你的作品不要像是國高中手的壁報。
要有層次,要有想法,作品雖然是平面呈現,卻有想讓人走進去的景深。
小助教的mail:fallmaple811203@gmail.com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課後問老師,我要出差怎麼辦?
老師:
你就盡量來,作業的話,可以的話就做作業。
因為,重點並不是在於我告訴你什麼,而是你透過自己思考這個題目,和同學彼此之間交流得到的東西,透過團體碰撞才可以得到自己的東西。
不然就是我的設計而已,不是大家的設計。
小小的聊完之後,覺得有一種被老師認同的感覺,一起來上設計課吧!
--------------------
心得:
其實這個課,在我心中是門滿理想的課,夢想中的課程(想不到,世界上真的存在這種課程呀,可以上,真是太幸運了!)
上課方式,讓我想到大學幫學弟妹審海報,希望他們可以說出畫海報時的想法和故事。
而不是一昧的我告訴他們,該怎麼畫。
卡到出差很可惜!
盡可能的跟上進度,希望可以在基本設計(一)中得到很多!
讓設計的訓練課程,讓我更能了解自己。